0Open api qps request limit reached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双版纳的名胜古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西双版纳的名胜古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景洪市
曼阁佛寺
在景洪市城北2公里澜沧江北岸。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由今寺址西1.5公里处迁建至此。为小乘佛教建筑,该地区中心佛寺之一。1980年全面重修。大殿为三重檐歇山式屋顶。瓦饰色泽鲜艳。殿内梁柱上涂漆施彩,富丽堂皇。屋檐下的梁头上雕刻著龙、凤、孔雀、大象等形象。墙上壁画描绘佛经故事。
橄榄坝
在景洪市区南沿澜沧江顺水而下约40公里处。因地形椭圆而林木葱绿似橄榄,故名。此处为一天然公园。江水清凉,林木茂密,古老的傣族佛寺和幢幢竹楼掩映在树林之中。
曼飞龙塔*
在景洪市曼飞龙村后山上。塔群由大小9塔组成。洁白的塔身,金色的塔尖,宛如玉笋破土而出,因有笋塔之称。塔为砖石结构,建于傣历五六五年(1203年),系小乘佛教建筑。塔群建筑在圆形基座上,基座高3.2米。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6.29米;8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8.3米,座下设佛龛,龛内供佛像。在正南向龛下的原生岩石上,有一人踝印迹,传为释迦牟尼的足迹,因而兴建此塔。
三岔河景区
在景洪市区北48公里。为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对外开放部分。这里林密草深,是野象的栖息地;也是热带蝴蝶种类最多的地方,建有我国第一个人工繁殖蝴蝶的实验场。根据野象喜食盐水的心惯,自然保护区长期定时定点投放食盐以招引野象。
勐海县
景真八角亭
在县城西14公里景真山上。初建于傣历一O六三年(1701年),1978年重修。高15.42米,宽8.6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为多角的砖砌墙,并用金银粉印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光彩夺目。顶为木结构,呈锥形多层屋檐,屋脊上安装各式传统花鸟陶器饰物,檐系铜铃。整座建筑玲珑华丽,造型美观。
勐腊县
曼崩铜塔
在县城南2公里的曼崩寨。始建于清代,系一亚字形基座三层佛塔,通高10米,原塔刹为铜制,塔身包铜皮,惜已损毁。现塔1983年重修。
补蚌特种旅游区
在县城北15公里。是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对外开放的旅游区之一。海拔600米,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开放区内,几乎汇集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大部分树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达30余种。
热带植物园
在县城西北96公里小孟仑罗梭江的戎芦岛上。1958年创建。占地2000余亩,引种我国以及亚、非、拉地区的珍贵植物千余种。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打造。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
勐泐大佛寺,该建筑在佛历2883年(即公元1848年,清咸丰年间)战争中被毁,距今已有169年。
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景名胜。以下是几个傣族旅游景点的推荐:
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傣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有热带雨林、原始森林、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还有独特的傣族风情和庙会文化。你可以参观曼听寺、傣族园林、野象谷等景点,感受浓厚的傣族文化氛围。
傣族水上婚礼:傣族水上婚礼是傣族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旅游者喜欢体验的项目之一。在傣族村寨,你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水上婚礼仪式,感受浪漫而独特的婚姻文化。
傣族风情园:在一些旅游城市,如大理、昆明等地,你可以找到傣族风情园。这些园区通过建筑、展示和表演等方式,展示了傣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你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傣族歌舞表演,品尝傣族特色美食,了解傣族的服饰、工艺品等。
傣族古城:大理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这里有古老的城墙、古老的建筑、独特的街巷和传统的手工艺品市场。你可以在这里漫步古城,感受古老而浪漫的氛围。
这些只是傣族旅游景点的一小部分,傣族地区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探索的地方。在旅行前,建议你提前做好攻略和行程安排,以便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傣族文化。